前沿拓展:童裝品牌日本防曬霜

夏天護膚,防曬是當之無愧的熱門話題,可在上個月中旬,一則#防曬霜或含有有害成分#的話題在微博引起大家圍觀,恐有撼動防曬地位的嫌疑。

起因是這樣的,《美國醫(yī)學會雜志》(簡稱JAMA,醫(yī)學界四大期刊)刊登了一篇防曬研究的新實驗結果。

實驗主導者為美國食品與藥品監(jiān)督管理局(FDA),為了驗證化學防曬劑的性,他們選取了四個常用的化學防曬劑:阿伏苯宗、二苯甲酮衍生物、奧克立林、亞芐基樟腦衍生物,召集了24名參與者,針對4款防曬產品分成4組進行實驗。
實驗者按照大使用劑量涂抹防曬產品,結果發(fā)現,這四種化學防曬劑都能被人體吸收。其中,二苯甲酮衍生物進入血液情況嚴重,高一組實驗數據達到209.6ng/ml,約是FDA規(guī)定的標準0.5ng/ml的419倍。

而且,在母乳、羊水、尿液中也都能發(fā)現防曬劑的成分。
大家看到這里是不是驚訝?辦公室的同事們也是,按lara的說法就是內心一萬只皮卡丘一起發(fā)電。

難道涂抹防曬霜真的對人體不好,甚至致癌嗎?防曬霜以后都不能用了嗎?

答案。。。。
當然是否定的。。。
首先,FDA的實驗只是證明了這4種防曬劑能夠進入人體血液,但它們是不是會對人體有害,FDA也沒有定論,需要進一步確認。
其次,本次FDA的實驗,要求志愿者連續(xù)4天,每天4次,每平方厘米2mg,還要全身75%范圍涂抹。
成年人的皮膚總面積大概在1.5~2平方米,按低的算一下,每一天一個志愿者至少要在皮膚上使用1.5x10000x0.75x4x2=90000mg,也就是90克的防曬。
這比日常使用的防曬劑量大很多多多多多多多!

普通人的臉面積在300~400平方厘米區(qū)間,就算我們取大值,一天2次補涂,那么也就用了400x2=800mg左右,如果按照FDA的實驗折算,血液吸收二苯甲酮衍生物壞情況下也就1.8ng/ml。
第三,這次實驗是在室內(無陽光)的環(huán)境下進行的,而我們平時使用防曬為的是抵抗紫外線,在陽光環(huán)境下是否會影響防曬劑被人體吸收,也不知道。
第四,本次FDA實驗的對象僅為4種常見的化學防曬劑,但實際上防曬劑的種類豐富,像我國允許使用的就有28種。孕婦或者哺乳期的人群避開這4種選擇其他的就好。

△含二苯酮-3的防曬
后,人家FDA的研究人員也說了,實驗結果并不表明應該避免使用防曬霜。
美國皮膚病學會發(fā)言人、耶魯大學醫(yī)學院皮膚科醫(yī)生大衛(wèi)萊菲爾認為,在學界進行研究的同時,人們應該“繼續(xù)積極進行防曬保護”。

總而言之,相比防曬劑尚不確定的致癌風險,防曬劑在預防皮膚癌、抗老、美白等方面的現實意義更大,大家千萬不要因噎廢食。
好啦,回答完這個問題,大家懸著的一顆心可以放下了。

不過,Lara也發(fā)現雖然大家都知道防曬的好處,但在選擇防曬的時候倒是經常懵圈。
不知道什么是物理防曬,什么是化學防曬,一聽化學兩字就避之不及。。。涂了防曬還被曬黑,或者辛辛苦苦托代購買了美國防曬,結果防曬力度還不如國內品牌?
所以,接下來,Lara就要給大家再好好上上課,相信看完這些,以后你們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防曬哦。

首先從簡單的問題說起,物理防曬和化學防曬有什么區(qū)別,物理防曬比化學防曬來得優(yōu)越嗎?
并不是這樣的,很多人有一個認識上的誤區(qū):物理的就是天然的,化學的肯定會傷身體。
其實,物理防曬和化學防曬的劃分根據的是防曬劑的不同作用原理。
如下圖:物理防曬劑通過反射太陽光來達到防曬目的,而化學防曬則是通過防曬劑先吸收紫外線,再將之轉化為其他能量釋放出去。

物理防曬劑,在FDA批準的16種防曬劑中,目前只有二氧化鈦和氧化鋅這兩種。順便說一下,歐盟允許29種防曬劑,我國是28種(由此可見,美國FDA的對防曬的嚴苛性)。
在性上,這兩種防曬成分已經被認為是可靠的(人體不吸收),而且二氧化鈦和氧化鋅配合下,防護波段,重點是也比較溫和。

但物理防曬缺點也是很的,大量使用不可避免會出現泛白、搓泥的現象。

所以,化學防曬劑就應運而生了,膚感不泛白、更輕薄、快吸收,同時在膚感上有了更多選擇。
但是,好膚感也有一定代價,化學防曬如果使用不當,會導致敏感、炎癥等癥狀。
選物理防曬還是化學防曬,簡單粗暴的建議就是看膚質:


物理防曬基本就那兩種,那么,在防曬產品中占大頭的化學防曬有哪些呢?除了上面FDA測試的4種,常見的還有:
(1)Octinoxate
中文名:桂皮酸鹽,也叫甲氧基肉桂酸辛酯、4-甲氧基肉桂酸-2-乙基己基酯、2-羥基-4-甲氧基二苯甲酮。
Octinoxate是目前全世界范圍內廣泛使用的紫外線UVB防曬劑,屬于油性化學防曬劑,可以吸收UVB 290~320波段,對皮膚的刺激性小,但在動物試驗中觀察到其對雌激素有所影響,濃度限量10%。
含有這種防曬劑的產品:

(2)Tinosorb S

中文名:雙-乙基己基苯酚甲氨基苯嗪。
Tinosorb S是一種新型的廣譜防曬劑,能同時吸收UVA和UVB,屬于油溶性化學防曬劑,已經獲得歐盟的批準。Tinosorb S是商品名,由ciba公司注冊,目前關于Tinosorb S的研究還不夠充分,證實的是其具備光穩(wěn)定性、不具備雌激素活性。
含有這種防曬劑的產品:

(3)4-MBC
中文名曰:4-甲基亞芐亞基樟腦
4-MBC是主要防御紫外線UVB的防曬劑,屬于化學防曬劑,中國、澳大利亞、日本允許防曬霜中添加使用,但美國FDA不批準使用,歐洲研究認為4-MBC對甲狀腺有毒性,會干擾人體激素,要求用量不得超過4%。
含有這種防曬劑的產品:

(4)Uvinul A Plus
中文名:二乙基氨基羥基苯甲酰苯甲酸己酯。
Uvinul A Plus是一種紫外線UVA防曬劑,在澳大利亞被批準在防曬霜中使用,但美國FDA不批準使用,要求用量不得超過10%。
含有這種防曬劑的產品:

(5)Mexoryl SX
中文名:對苯二亞甲基二樟腦磺酸,也叫麥素寧濾光環(huán)。
Mexoryl SX是較新的一種紫外線UVA防曬劑,屬于水溶性化學防曬劑,Mexoryl SX為商品名(歐萊雅專利),皮膚吸收率低,獲得了美國FDA的認可。不過,Mexoryl SX吸收紫外線的波段并未涵蓋所有UVA波段,而且曝露在陽光下兩小時即可分解40%,所以常常需要搭配其他防曬劑一起使用。
含有這種防曬劑的產品:

(6)Octisalate
中文名:水楊酸鹽,也叫水楊酸辛酯。
Octisalate是一種較弱的紫外線UVB防曬劑,屬于化學防曬劑,可以吸收UVB 280~320波段。Octisalate是水楊酸與2-ethylhexanol濃縮制成的化合物,無色液體,帶有些微植物氣味,比較,但會提高其他成分的皮膚吸收度,濃度限量為 5%。
含有這種防曬劑的產品:

△又看到露得清了,別驚訝,很多防曬霜添加不止一種化學防曬劑
(7)Tinosorb M
中文名:亞甲基雙-苯并三唑基四甲基丁基酚。
Tinosorb M是一種較新的廣譜防曬劑,能吸收紫外線UVA和UVB,研究至今確定其光穩(wěn)定性好,不被皮膚吸收,但會對水環(huán)境產生長期不利的影響,還未獲得美國FDA的認可,在澳大利亞和日本允許使用。
含有這種防曬劑的產品:

......如此種種,實在太多了寫不下了。不過,平時我們買防曬也不是奔著某個成分去的,所以對這些化學防曬只需大概了解即可。

對于每個愛美女生來說,生氣的事就是:好不容易涂了防曬,結果還給曬黑了。。。涂了防曬為啥還被曬黑?
Lara分析有以下這幾個可能原因:

接著第二趴的話題繼續(xù)講,大家都知道太陽光有不同波長。

所以要想尋找一款的防曬,就要防曬中同時包含了可以阻隔UVB(280-320nm)、UVA2(320-350nm)、UVA1(350-400nm)的防曬成分。

而像下面這款,主要的防曬劑是甲氧基肉桂酸乙酸乙酯(防護UVB),防護UVA的只有二氧化鈦,還有一個亞甲基雙-苯并三唑基四甲基丁基酚,但排在防腐劑后面(一般添加為1%),防護效果能好嗎?

還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,平時我們選購防曬霜,一般只會看SPF和PA的值,SPF代表的是防護UVB傷害的能力,PA代表的是防護UVA,但這種標法比較籠統(tǒng),也體現不出是否。
所以,如果你對防曬訴求比較高,防曬的防護能力必須比較齊全,買之前可以到美麗修行查詢。

說完防曬產品本身的問題,那接下來就是防曬使用上的問題了。
雖然現在市面上很多防曬都標著SPF 50+,PA++++的防護能力,但防曬霜并不是SPF和PA值越高越好。
事實上,SPF15的對UVB的阻隔率可達93%,SPF30可達97%,SPF50可達98%,在UVB防護上,高倍防曬并不是那么占優(yōu)勢。

而且SPF和PA值越高,對皮膚的負擔越大,按照下面的場景選擇就可以了。

但是,Lara要強調的一點是,防曬霜一定要涂夠,否則高倍數的安耐曬可能都不比低倍數的碧柔好用。
那防曬霜的用量一次大概多少呢?
像FDA實驗室那樣肯定超標了,一般來說每平方厘米2毫克,整臉就是1g左右,大概1塊錢硬幣上下。

后一個涂了防曬還被曬黑的原因,那就涉及到防曬吸收脫落的問題啦。
化學防曬會被人體吸收,效力也隨之下降,物理防曬雖然不會被吸收,但像夏天出油出汗也會帶動防曬劑脫落。所以2-3個小時就要補涂。
說到補防曬,很多人表示糾結,防曬要卸了再補嗎?帶妝怎么補涂,用防曬噴霧可以嗎?

如果你沒化妝,那就可以將防曬卸掉,重新涂抹一次。
如果只涂了一點隔離、底妝,那可以用吸油紙吸掉多余油脂,噴點補水噴霧然后直接補涂。

如果畫了眼影、腮紅等彩妝,沒辦法卸妝的話,可以選擇帶防護能力的散粉、粉餅進行補涂。

至于防曬噴霧,可能存在噴不均勻量不足的問題,效果比較差一點,有些防曬噴霧添加了易燃的推進器,所以不建議直接懟著臉噴(千萬別對著口鼻眼),用來做身體補涂比較適合。

△錯誤
好啦,以上就是今天防曬科普,后再提醒大家注意一點:購買防曬的時候,格外注意它的生產地!生產地!生產地!
通過開頭,你也知道美國FDA有多嚴格了,所以有時候明明買了同個牌子,在嚴苛的管制下效果卻大不相同。鑒于他們的保守態(tài)度,美系防曬相比歐系、日系都遜色不少。
如果是在歐系和日系防曬選擇的童鞋,Lara也有一點小經驗,注重防曬力的可以多看看歐系防曬,注重膚感、美白的可以看看日本的。
后后,一定要重視硬防曬~~硬防曬的防護能力比任何防曬都來得強!如果你做到了軟硬結合,會曬黑才怪了咯!

碼了4000字,頭昏眼花
給Lara點個“在看”鼓勵吧
拓展知識:童裝品牌日本防曬霜
生活中很多寶媽給孩子挑選防曬霜時會關注品牌,大品牌的產品質量過關,更讓寶媽們信賴。但是寶寶皮膚嬌嫩脆弱,要避免選擇可能造成寶寶皮膚過敏成分的防曬產品,比如含有酒精、合成香精、防腐劑等敏感成分,那么寶寶防曬霜哪個牌子好,小孩用的防曬霜哪一個品牌好?下小孩子用的防曬霜牌子推薦:
1、貝親嬰兒防曬霜
貝親是日本比較有名的母嬰用品品牌,旗下的產品種類豐富。而貝親嬰兒防曬霜使用天然材料,未添加香精、色素,富含保濕因子,質地溫和,對寶寶肌膚刺激性很小,延展性很不錯,涂抹上臉不覺得粘膩。
2、Evereden幼兒防曬霜
Evereden源自美國的母嬰護膚品牌,由三位皮膚科女醫(yī)生創(chuàng)立,主要銷售天然植物為主的護膚產品。它家的Evereden兒童防曬霜防曬指數SPF30.主要防曬成分是非納米大顆粒狀的氧化鋅,屬于物理防曬,不含敏感的化學成分,刺激性小,還添加了向日葵籽油和黃瓜成分,保持滋潤不干燥。
3、Thinkbaby兒童防曬霜
Thinkbaby是來自美國的一個兒童用品品牌,它家的兒童防曬霜主要成分氧化鋅,屬于純物理防曬霜。此外,產品里面還添加了向日葵油、橄欖油、蘆薈汁等成分,都是相對的原料,防曬指數SPF50.可以有效減少寶寶日曬傷害。
其實適合小孩子用的防曬霜品牌產品有不少,除了上面提到的這幾個,還有美國babyganics甘尼克寶寶物理防曬霜、奧蜜思兒童防曬霜、怡思丁兒童防曬霜新碧 兒童防曬噴霧等,有需求的家長可以根據寶寶實際情況入手。
還有其他疑惑?想了解更多?可以點擊 【在線咨詢】